MHRD 评测
MHRD 是一款硬件设计游戏,在游戏中,你要用硬件描述语言设计各种硬件电路。你设计的硬件电路会越来越复杂,直到你设计出一个功能齐全的中央处理器。
应用程序 ID | 576030 |
应用程序类型 | GAME |
开发人员 | Funghisoft |
出版商 | Funghisoft |
类别 | 单人游戏, Steam成就, 蒸汽雲, Steam排行榜, Steam交易卡 |
流派 | 独立, 模拟 |
发行日期 | 5 一月, 2017 |
平台 | Windows, Mac, Linux |
支持的语言 | English |

407 总评论
363 正面评价
44 负面评论
非常好评 评分
MHRD 已收集 407 条评测,其中 363 条好评,44 条差评,总体评分为“非常好评”。
评测趋势图
上方图表展示了 MHRD 在一段时间内的用户反馈趋势,显示了随着新更新和功能推出,玩家意见的动态变化。这一可视化数据有助于了解游戏的评价及其发展趋势。
最新 Steam 评测
本节展示了 {name} 在 Steam 上的最新 10 条评测,反映了玩家的多种体验和观点。每条评测摘要都包括总游戏时间,以及点赞和差评的数量,清晰展现社区反馈。
游戏时间:
762 分钟
Not bad!Why not add a function to let players customize their devices?
It would be fun to design an amazing and creative circuits and share them to friends. Of course,some other things are needed,like LEDs and buttons.
还不错,建议加一个自定义原件的功能,自己设计好玩的电路。
👍 : 5 |
😃 : 0
好评
游戏时间:
510 分钟
好家伙,我直接好家伙。
有手把手教你写CPU那味了,语法和verilog有点类似,能稍微帮助玩家了解一些逻辑门、运算器相关的知识,但我感觉这个游戏对标的不是计组,是数电。最后写的CPU也只有一个壳子,译码和执行是有了,但也仅限于基本功能而已,要想更进一步,还是得打开尘封已久的课本继续努力。
比起TIS-100这种披着汇编的壳子做解密的游戏,MHRD提供的是更为完整的HDL编程体验,但是将HDL的能力限制在了门级电路,禁止了很多逻辑指令,逼迫着玩家去思考平时交给编译器的问题,而且仿真时只有测试点输出结果而不能仿真各部件的输出以及生成部件网表,也增大了debug的难度。不过本来这些就是正常开发时才会用到的东西,游戏而已,还是不要要求太多,真有这些的话就基本没难度了。
----------------------------------
+简明的操作界面
+简单的手册和语法说明
+清晰明了的器件行为描述以及测试样例
----------------------------------
-代码只能写一页
-自动补全放在Ctrl+Space,Tab是标签页切换,和大多数ide不一致很容易按错
-我想不出最简电路(排行榜上都是什么神仙)
----------------------------------
本人将游戏中的来信以及手册进行了翻译,放在社区指南中,不过应该也没人看,毕竟来玩这游戏的英语应该也比我好。
👍 : 3 |
😃 : 0
好评
游戏时间:
194 分钟
谢谢这款游戏让我重新复习了数电,并然我知道了资本家的丑恶嘴脸。
👍 : 35 |
😃 : 36
好评
游戏时间:
896 分钟
非常不错的游戏。寓教于乐。
实际上,我从DEMUX开始就不会了。。。数电知识全还给老师了,最后完全靠指南才做完。。。
回头要好好看看这个
[spoiler]话说你们是怎么化简电路的啊喂!,这要刷出最低NAND也太难了吧!你们是哪里的硬件工程师么![/spoiler]
👍 : 11 |
😃 : 13
好评
游戏时间:
2385 分钟
2019.2.21 全 global top score 通关!最后的cpu打破了世界纪录(20 -> 18)!哈哈哈
给新手的 游玩(学习)提示:
0. 只要预先掌握一些基本的内容就行(真值表的概念,简单的英语等等),甚至不需要硬性的编程语言基础
1. 纯萌新的话不懂的概念可以百度,比如半加器、寄存器等等
2. 注意优化,比如一些组装起来的原件(如XOR)可以拆开来用里面的其他值,Ted 做出来的元件可能不是最优的
3. 后期会出现一些根据test来偷工减料(大概是寄存器开始),大家酌情选择是否偷工减料(最后的cpu简直群魔乱舞
4. 注意变量命名!千万不要乱!!!比较大的任务建议在草稿上理清结构再开始写
5. 工作界面只有一面,需要适当把几行压缩到一行
最后,NAND门真的反人类(嚎啕
👍 : 8 |
😃 : 0
好评
游戏时间:
438 分钟
挺有趣的,学完了数电可以玩一玩。大概对计算机原理没什么帮助就是了。很多时候里边的语言显得有点繁琐,但是由于它限定不能滚屏,也不用担心要写得很长。刷最少NAND比较坑,基本上都必须一个一个NAND来搭,不刷也就无所谓了。好评。
👍 : 12 |
😃 : 2
好评
游戏时间:
1115 分钟
太有趣了,作为非计算机或者电子专业的学生,目前为止(做完RAM了)所有的部件都是自己想出来的,没有依赖任何书籍,虽然NAND器件用的比较多,但总算是实现了从无到有,还是很有趣的,成就感爆棚,娱乐的同时也实打实的了解了一些逻辑器件的原理,太赞了!
👍 : 11 |
😃 : 1
好评
游戏时间:
639 分钟
游戏很有想法,算是复习数电了。
PS:如果在你的电脑上运行此游戏时出现白屏,只有声音没有画面,那么很可能跟我一样是因为电脑显卡驱动有什么问题导致的无法全屏运行(该游戏默认全屏)。
这个时候可以这般操作:启动游戏等待20秒(为了让游戏完全启动),然后按上、回车、下、下、右、右(每次按键之间间隔一两秒),这样就可以进入窗口模式。
下面是针对我遇到的问题开发者的回应:
The only things I can think of is that there may be an issue with the full screen. Try this:
- When you start the game and see the white screen, wait 20 seconds (to make sure the intro runs through). When you press up/down/any other key after that, do you _hear_ game sounds responding to your key presses? If that is the case, there may be hope, otherwise even basic inputs don't seem to work.
- Assuming you hear key sounds in game: Restart the game (again wait 20 seconds to be safe). Press up, enter, down, down, right, right. Leave a second or so between each key press. This combination should enter the setting screen and change the screen mode to first borderless and then windowed mode. Do you see anything after that?
实际上这个并没有解决我的问题(手动滑稽),因为我键盘输入也出了毛病。
我找了另一台能运行这个游戏的电脑,在这个电脑上改成窗口模式并保存设置,再拷回之前的电脑,这下一打开就是窗口模式啦。
再次感谢这个游戏开发者的耐心帮助。
👍 : 11 |
😃 : 1
好评
游戏时间:
238 分钟
流程太短,刚开始就结束了。
自由度很低,虽然是硬件设计游戏,但是能用的硬件仅限任务中出现过的,不能自定义硬件。
操作界面不友善,别说和功能齐全的现代ide比了,就连普通的文本编辑器都不如。另外游戏中经常出现不明原因的卡顿,怀疑是自动提示功能写得太烂。
如果价格在10元以内(一杯奶茶钱)倒是可以买个玩玩,但是它现在比一杯咖啡还贵。感觉亏了……
👍 : 27 |
😃 : 7
差评
游戏时间:
1025 分钟
I built a CPU! 大概是这个游戏最能让人有满足感和成就感的时候吧。
一步步从构建基本的门电路开始,到最后完成一个CPU,这个游戏能让人很好的体验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感觉。
游戏过程需要一定的编程基础,以及对数字电路的掌握(化简电路时尤为重要。PS:我始终不会用九个与非门搭全加器)
实在想不到怎么组合的时候,真值表绝对能帮到你;化简电路时,数字电路的那一堆定理很是有用。
个人接触这款游戏是因为这学期要学习VHDL,知乎上看到有人推荐于是就买来玩玩,感觉对课程的理解确实很有帮助,顺便还复习了数字电路。
不过不建议非专业对口或对硬件电路十分感兴趣的人购买这款游戏。另外就像知乎上的讨论所说,真正的程序员是不会选择买这款游戏“付费加班”的,大概也就专业对口的大学生会买来打发时间了(笑
👍 : 60 |
😃 : 14
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