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EK-SYNTEZ
2

游戏内

564 😀     71 😒
83,26%

评级

将 MOLEK-SYNTEZ 与其他游戏进行比较
$9.99

MOLEK-SYNTEZ 评测

使用 MOLEK-SYNTEZ 在罗马尼亚的小公寓里就能创造出具有各种药理作用的小分子。
应用程序 ID1168880
应用程序类型GAME
开发人员
出版商 Zachtronics
类别 单人游戏, Steam成就, 蒸汽雲, Steam排行榜
流派 独立, 模拟
发行日期19 十一月, 2019
平台 Windows, Mac, Linux
支持的语言 English

MOLEK-SYNTEZ
635 总评论
564 正面评价
71 负面评论
非常好评 评分

MOLEK-SYNTEZ 已收集 635 条评测,其中 564 条好评,71 条差评,总体评分为“非常好评”。

评测趋势图


上方图表展示了 MOLEK-SYNTEZ 在一段时间内的用户反馈趋势,显示了随着新更新和功能推出,玩家意见的动态变化。这一可视化数据有助于了解游戏的评价及其发展趋势。


最新 Steam 评测

本节展示了 {name} 在 Steam 上的最新 10 条评测,反映了玩家的多种体验和观点。每条评测摘要都包括总游戏时间,以及点赞和差评的数量,清晰展现社区反馈。

游戏时间: 894 分钟
这个游戏的化学水平: - 单键是具备顺反异构的基本单元 - 但在任何情况下都没有手性 - 离域键是什么,能吃吗 - 质子转移不是这么用的啊喂(虽然正规是标注电子转移方向) - 和超超超令人羡慕的合成效率和物质转化途径,化学狗暴风哭泣(其实本质是炼金术哒) 不过不妨碍我还是比较喜欢他们家的游戏,也包括这款游戏。上述的这些只是调侃(笑),只是为游戏性做出的一些牺牲和必要抽象/简化. 游戏难度比炼金术要低不少(还没玩到支线,如果支线特别难的话,当我没说..) 但是,小游戏,也太太太难了吧.. 作为 西格玛花园+深圳IO空当接龙 100胜 成就达成 的 小游戏爱好者, 目前重开了 5 局,一局完成的希望都看不到,还是自己菜了.
👍 : 0 | 😃 : 0
好评
游戏时间: 975 分钟
工厂游戏套有机化学合成的皮比较有创意,但后续也没引入新机制,是个适合摸鱼的z社小品作
👍 : 0 | 😃 : 0
好评
游戏时间: 1121 分钟
a little bit disappointing after beating the game under 4 hours. I'm expecting a more challenging game after eliza. The graphics is cool, but main campaign only contains 34 levels. And the learning curve is pretty flat. there is nothing new after the second level. Of course optimize will still be very challenging. But I think opus magnum or SHENZHEN I/O is better than this one. Still a decent open ending programming game. Looking forward the future works.
👍 : 4 | 😃 : 0
好评
游戏时间: 107 分钟
如果是想检验一下对于《药物化学》(尤启东,化学工业出版社)、《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法律出版社)的掌握程度的话,请不要碰这游戏。为了保证我有机化学的水平,在我退休前我是不会碰它的。 他本来就是个编程游戏,一分子一分子的编哪有我[strike] 甲苯 [/strike]一次性投料1吨来的快
👍 : 4 | 😃 : 24
好评
游戏时间: 913 分钟
不冲榜的话,这应该是 Zachtronics 旗下游戏中最简单的一个,所以担心难度的朋友大可放心尝试。 虽说本作在空间和指令数上均有限制,但是相信我,多数情况下,你可能连部件托盘和指令托盘的一半都用不上,少数情况也许会用到七八成。还有一个极大降低难度的因素,就是游戏中的反应物种类是可以自选的,而且数量不作限制,所以只要思路别乱,完全可以 wtm塞爆。 缺点也很致命,就是这个画面,黑底白字十分伤眼,通关主线后我感觉眼睛都要瞎了,拖了一年多才把附加关打通,现在看汉字仿佛能看到字的替身。虽说多半是做梦,但希望官方能增加几个颜色主题供玩家选择。听闻 TIS-100 貌似也是这种风格,我在碰它之前可能需要缓缓……
👍 : 3 | 😃 : 0
好评
游戏时间: 253 分钟
Z社向来有一波死粉,买Z社游戏的人一开始就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当然Z社也不会让他们失望。 所以,新作!买买买! 言归正传,这次的游戏题材真的可以说新鲜劲爆: 通过对某种黑科技原子操作探针编程,在家[strike]制毒[/strike]合成有机药品。 游戏中不管是目标药品还是合成原料的分子式都是对应现实中的真实物质的,然而当然,制作过程纯属虚构。现实中你当然不可能通过某种原子探针直接操作有机分子上的氢键。毕竟这游戏不可能真的教你在家[strike]制毒[/strike]。 看评论有的人说这次的游戏,为了强调真实性,使用真正存在的物质的分子式,而使得游戏的目的性和可玩性降低,而我的观点则是完全相反。 本来对于编程游戏的玩家来说,游戏的目的本就是刷题。比起刷那些码农面试算法题来说,这种合成现实中存在的化合物的关卡,反而更能给人代入感。 玩法方面,由于前作码农炼金术师,而显得非常成熟。仅仅通过编辑氢键,和空间旋转平移,来实现各种复杂有机物的合成,真的是一件十分有意思的事情。 我甚至觉得,本作除开剧情不太健康外,拿来给高中生熟悉一下有机化学不同官能团拼接的感觉都是很棒的东西。不过当然,不能把化学过程当真就是了,毕竟游戏的合成过程纯属杜撰的。 最后,当然,Z社惯例的接龙这作也依旧不会缺席。目前的5个成就里可是有4个都是接龙成就哦。
👍 : 7 | 😃 : 0
好评
游戏时间: 1389 分钟
这游戏更多像一款编程与拼图结合的游戏,而不能用来学习化学。但本身的游戏内容还是不错的。
👍 : 8 | 😃 : 0
好评
游戏时间: 69 分钟
是程序化炼金游戏,别当化学游戏玩,和真化学差远了。 我TM!做出来了之后怎么都不对,然后才知道,这玩意单键居然也有顺反异构,给我气冒烟了……
👍 : 48 | 😃 : 9
好评
游戏时间: 511 分钟
[h1]Zachtronics归来[/h1] 来了来了,Zachtronics带着他的编程游戏回来了。 玩过《Opus Magnum》之后,我就知道总有一天,Zach会对有机化学下手。现在看来,我当时的预言成真了。 Zach做过很多编程游戏。虽然有的说不上是狭义的“编程”,也就是写英语代码,但从广义来看,这些都属于编程。至于到底什么是编程,形象地理解就是,电脑是听不懂人话(自然语言)的(至少目前还听不懂),而且电脑很笨,它自己是没有任何想法的(至少目前没有),你说什么它才会做什么,所以当你要向电脑下达指示时,你需要将你的想法翻译成电脑能看懂的语言,而且要写得事无巨细,任何需要考虑的细节都不能放过,那么你的“代码”,就相当于一份给电脑看的“说明书”,电脑就可以按照指示完成你想表达的任务。可以这么说:编程是人机沟通的桥梁。 在工业生产中,编程的作用就是设计出一个可行的、稳定的、可周期性重复使用的方法,来进行大规模的重复工作。在Zach的游戏中便贯彻了这些理念,游戏向你描述了游戏世界中固有的规则,并给你提供了让你和游戏沟通的工具。它可以是代码,也可以是一条自动化生产线。这也就是为什么无论这些游戏的题材之间离得多么远,它们的核心和本质都是相同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编程。 不说那么多了,回到本作。 [h1]脱胎于现实化学[/h1] 本作基于现实中有机化学的一些规律:在化合物分子中,各原子之间靠化学键连接。一个原子可连的化学键数(最大值)随原子的种类变化,对于同种原子这个数是定值。比如对于氢(H)、氧(O)、氮(N)、碳(C),它们的一个原子可连的化学键数分别为1,2,3,4。在一个稳定的化合物分子中,所有原子所连的化学键数必须要达到对应的最大值,否则会不稳定。当然,游戏中对于硫(S)这一元素,还是有特例,至于为什么我也不是很懂化学,就不谈了。 如果一个原子所连的化学键数不够它对应的最大值,它就是不稳定的。如果两个不稳定的原子相靠近,为了变得稳定,它们之间就会产生化学键。本作就是基于这些规律,设计出了玩法。 [h1]本作玩法[/h1] 本作中,玩家需要在一个六边形网格中,利用网格边界上的6支“原子枪”来对网格中的化学物质进行操作。每个原子占用网格中的一个格子,特别地,H原子由于对比大原子来说太小,不占用格子,只算做与其相连的原子的附属。原子枪指向某一指定的方向,其接触到的第一个原子,就是这原子枪所能操作到的原子,以下简称为操作原子。原子枪的最基本作用就是,可以夺取与操作原子相连的H原子,或是强行射入一个H原子与操作原子相连。本作中,你无法直接在两个原子之间连接或断开化学键,你只能通过夺取/射入H原子的方式,间接地影响化学键的连接,这就是本作设计的主要亮点与难点。 上面我说了,两个不稳定的原子靠近会自动产生化学键,而强行向一个稳定的原子射入H原子的话,它所连的化学键数就会大于最大值,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所以与它相连的另一个化学键就会断开。至于先断哪个......我也不是很清楚,有可能根据现实的规律而定? 当然,即使本作脱胎于现实化学,你还是不应该指望能从里面学到太多有用或真实的化学知识。首先,现实中完全没有原子枪这种黑科技。其次,就算有,现实中有机合成的机理也完全没有这么简单,即使看上去对一般人来说已经很复杂了,但其实还是为了游戏性考虑,做出了相当大的简化。再者,对于一些细节问题,包括我上面所说的先断什么键的问题,也被包括《时空幻境》、《见证者》的作者Jonathan Blow在内的许多人狂“喷”不科学。但是就我的体验而言,起码我的游玩过程中不需要考虑这样的细节问题就能通关,所以影响应该不大。 [h1]关卡设计与结构[/h1] 本作共有34个主线谜题,34个额外谜题。额外谜题是游戏发售后,由玩家贡献的有趣(且难)的谜题。每个谜题的目标都是用一些前驱体(Precursor)分子,进行一顿操作后合成出给定的目标化合物分子。与《Opus Magnum》不同,本作中所有主线谜题中,可以使用的前驱体都是相同的,有12种无机物或有机物分子,你在谜题中可以按照需要,选用任意种类和数量的这些分子,给予了玩家小小的一点自由度。 而在额外谜题中,可用的前驱体分子变成了12种更加复杂的物质,迫使你需要用更多处理才能获得想要的结构。看了看主线谜题6%的通关率,再看看额外谜题0.1%的通关率,我可能......不会去打完吧...... 每个关卡中,你所面对的都是相同大小的六边形网格,相同的6支原子枪,以及相同的步骤限制。你需要对6支原子枪分别编程,让它们同时工作来完成谜题。经测试,这个步骤限制是24步,也就是说,在6支原子枪同时工作的情况下,你需要在24个步骤内合成出一个目标化合物分子,并将网格和原子枪的状态归回原位(这是极其重要的,毕竟编程的目的就在于可重复使用)。不管在空间上还是时间上,本作都比《Opus Magnum》要严苛了一些,当然由于玩法不同,是不是变得更难还是两说的。我觉得两个游戏难在不同的方面,《Opus Magnum》讲究将东西运到想要的地方,而本作讲究将化学键连在想要的位置。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本作的体量显然称不上一款“大作”,至少比不上Zach开发的一些比较大的作品,如《无限工厂》和《Opus Magnum》。我用6个小时通关了主线谜题,其中至少有2到3个小时是在倒数几个谜题里绞尽脑汁。平均来说,每个谜题10分钟,最难的主线谜题花了我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这其实相比现实中的编程,说不上是很长的时间。 [h1]动力(Motivation)[/h1] 看到这个小标题相信你会一头雾水,这是要讨论什么?这实际上是在说Zach游戏的一项传统艺能:用全球/好友排行榜的方式让你对自己的粗陋解法感到羞愧,从而去尝试设计更加精密的解法,换句话说,为你优化自己的解法提供[b]动力[/b]。这下知道为什么这节小标题叫“动力”了吧? Zach的作品一直用多维度的数据衡量玩家的解法优劣。比如说本作,就使用了步骤数(Cycles)、模块数(Modules)和动作数(Symbols)三个指标来衡量。步骤数当然就是指你合成出指定分子所需的总步骤数啦,模块数指的是你使用的原子枪数(如果你没有给一支原子枪编程任何动作,就相当于没有使用)和前驱体分子数(这里特指你在网格中放置的生成模块的数量,即你可能用了三个前驱体分子来合成一个目标分子,但如果它们是从同一个生成模块出来的,那就算一个)之和,而动作数是指你给原子枪编程的动作数量总和(动一次才算一次动作,不进行任何操作不算)。 当然,通常来说这些指标不可能同时达到最小值,因此Zach的作品中一般不存在绝对的综合评价,而是对三项指标分别排序,形成三个排行榜。如果你用多种解法解决了某一问题,那么和全球数据作比较的就是这些解法中对应值的最小值。在排行榜中,默认显示的是全球玩家的直方图,以及你在好友中的具体排行,你还可以在设置中的“动力”(Motivation,没错,本节标题就是这么来的)一栏让它额外显示最优解法的成绩,以及前10%优的解法的成绩(分界线)。 由于我是个脑子不好使的休闲玩家,能通关主线我已经很满足了,就不去参与这里的神仙打架了。 [h1]小游戏[/h1] 没错,Zach游戏传统艺能之二——小游戏,在本作中当然也没有缺席。 本作中的小游戏是类似空当接龙的纸牌游戏。与Windows内置的不同的是,你并没有多余的空当来放牌,难度就提升了。但是,在这个小游戏中你可以“作弊”,将某一张牌放在一个不该放的位置,这张牌就会由黑底变成白底,除非你将它再移到一个该放的位置,它既不能再次移动,也不能在这张牌上叠牌。没有玩这类游戏经验的我即使“作弊”也赢不了一局,哭了。 按成就来看,小游戏比主要玩法——编程的地位高多了:6个成就中,有4个是关于这个纸牌小游戏的。坐下,这也是Zach游戏正常操作。其中3个成就要求你赢1局,10局,100局小游戏,剩下一个则要求你不“作弊”赢1局游戏。我好友中有一个老哥特别刚,12个小时游戏时长,却在绝大多数主线谜题排行榜中不见他的身影,直到看到动态中弹出这位老哥得到的赢100局小游戏成就我才恍然大悟,牛逼。 [h1]剧情[/h1] 本作的剧情就相当云里雾里了。主角(玩家)貌似是2092年一间小公寓里面的小哥,政府崩溃后,小哥凭借自己的技术和机器“MOLEK-SYNTEZ”(就是我们使用的“原子枪”之类的黑科技)的辅助,用常见工业原料制造出复杂多样,有多种不同效用的神经药物(其实,都已经直说是drugs,也就是毒品了,现实中这些物质的确大多数是被管制的)。这是基本设定,其他的剧情就都是小哥的独白,由于太过云里雾里我就不尝试去解释了。 [h1]总结[/h1] 总而言之,本作秉承了Zach游戏的高素质,一如既往地弄出了没有其他人想过去做的创新玩法,让人眼前一亮,体现了Zach玩法优先的重要理念。 本作的玩法是受现实化学的有关规律启发的,与受现实代码编程启发的游戏有相当大的不同,某种程度上说也更加形象。虽然从普通人的角度看上去,无论是化学还是编程都让人望而却步,但本作很好地拿捏住了我在《无限工厂》和《Opus Magnum》中所喜欢的那种,虽然看上去不像大众眼中的编程,却又能结合结构的几何美和编程的逻辑美的感觉。 所以,即使编程类游戏对大多数人而言可能还是太难了点,但我还是推荐所有解谜爱好者尝试这部作品(毕竟比起Zach那些基于代码的游戏的3%以下的通关率,本作和《Opus Magnum》难度可谓亲民了)。对资深解谜游戏爱好者,特别是Zach粉丝而言,更是一款不能错过的佳作。
👍 : 71 | 😃 : 2
好评
游戏时间: 1849 分钟
还以为靠这个能学化学,发现这里面两个巨大的bug: 1. 苯环有单双键 2. 反应停不分手性 还一个个原子合成,化工狗表示咱们投入化工反应釜的原料数以吨计,而且还是24小时不停产的那种。这就是个和Opus Magnum差不多的炼金游戏,别指望靠这个学化学,拿本《有机化学》教材看都比这个强
👍 : 78 | 😃 : 10
好评
文件上传